本网讯(新闻中心通讯员 刘晓健 学生记者 沈玥 苏诗洋)2月22日下午,以“弘扬传统文化,唱响安徽民歌”为主题的国家非遗徽州民歌专题讲、演活动在磬苑校区艺术楼音乐厅举行。副校长薛照明、省文化厅文物局局长张媛媛等与师生共赏徽风皖韵。
田雅丽教授介绍我校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
史一丰副教授作主题演讲
本次活动分为讲、演两部分。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田雅丽教授、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史一丰副教授担任学术主讲。田雅丽介绍了我校依托省社科规划项目和教务处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以及开展田野调查、非遗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史一丰作了以“回顾,反思,继续前行”为主题的演讲,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徽州民歌发展和保护现状,并从文化学、口述史等多纬度进行解读。
凌志远、余立瑛演唱徽州民歌《四绣红绣鞋》
徽州民歌是徽州人民劳动、生活、情感的写照,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创作、吟咏、口口相传,浓缩了徽州人文的精华,是安徽地方艺术和文化的典型代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自黄山市潜口镇的徽州民歌传承人凌志远、余立瑛演唱了原汁原味的徽州民歌。用岩寺方言演唱的民歌《四绣红绣鞋》,唱出了徽商行天下背后徽州女人的细腻情感。用歙县岔口方言演唱的《正月十五看龙灯》,带来乡村正月里的浓浓年味。《阿等月亮上山顶》宛若黄山上的清泉,缓缓勾勒出青年男女的美好爱情。非遗传承人们还和自己新收的弟子、艺术学院2015级音乐与舞蹈学研究生汪淑婷一起,合演徽韵大鼓《摆摊妹子》,讲述新时代农民工的故乡情。最后一首《摆摊妹子》,艺术学院15级研究生汪淑婷演奏二胡,与阮、徽韵大鼓相配合,琴瑟和鸣,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
非遗传承人与艺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汪淑婷合演徽韵大鼓《摆摊妹子》